[1]《GDP增长目标与中国经济发展》, 发表于《财经网》,2020年
[2]《直面大挑战、敢啃硬骨头,走出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》, 发表于《南方周末》,2020年
[3]《我为什么支持余永定教授增速保6的观点?》, 发表于《新京报》,2019年
[4] 《应继续维持 中国经济必要的增长速度》,发表于《中国经济时报》,2018年
[5]《不要误解新结构经济学的“有为政府”》, 发表于《第一财经》,2016年
[6]《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中的“有为政府”?》,发表于《财新网》,2016年
[7]《产业政策大讨论:企业家、法治与产业政策》,发表于FT中文网,2016年
[8]《新结构经济学中“有为政府”的改革含义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6年
[9]《在复旦经院读本科那些年遇到的“学术型”校友们》,发表于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,2016年5月
[10]《中国经济增长率到底有多少》,发表于FT中文网,2016年4月
[11]《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》,发表于《财新智库》,2015年
[12]《有为政府与中国宏观政策》,发表于FT中文网,2015年
[13]《国企效益如何与中国经济活力划等号》,发表于《文汇报》,2015年11月
[14]《终结上游国有企业的价格垄断--以产业垂直结构为分析视角》,发表于《东方早报》,2015年(被收入 上海交通大学《安泰问政 中国经济年刊》)
[15]《论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沉浮逻辑和结构位置》,发表于凤凰网,2015年9月 (入选财新传媒《中国2016》)
[16]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 2013年
[17]《我们仍需研究产业政策吗?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3年
[18]《以“常无”的心态研究新结构经济学》,发表于《中华读书报》, 2012年
[19]《中国国家资本主义与国有企业的命运》, 发表于《财经》, 2012年
[20]《庆祝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二十周年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1年
[21]《贝克尔教授,祝您八十大寿生日快乐!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1年
[22]《漫谈“产业政策”》,发表于《瞭望东方(周刊)》,2010年
[23]《体验“产业政策”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0年
[24]《崇明岛产业发展之忧乐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09年
[25]《我被“芝加哥化了”》, 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09年(后收入《经济学之路》,海闻、巫和懋主编,浙江大学出版社,2011年)
[26]《从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学到了什么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 2009年
[27]《为何上海的家长如此关心子女的教育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08年
[28]《抗震救灾与经济学帝国主义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08年
[29]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合理的财政开支吗》,发表于《东方早报》,2008年
[30]《中国的收入税亟需调整》,发表于《东方早报》,2008年
[31]《为何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印度的12倍》,发表于《东方早报》,2008年
[32]《读世界银行〈增长与发展报告〉》,发表于《东方早报》,2008年
[33]《纪念密尔顿·佛里德曼》,发表于《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》, 2006年
[34]《与林毅夫先生商榷:技术变迁与人口增长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消息报》,2002年
[35]《文化市场:利己乎?利他乎?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消息报》第412期,2000年
[36]《诺贝尔奖与学生的困惑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消息报》第321期,1998年
[37]《学生应先三缄其口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消息报》第339期,1999年
[2]《直面大挑战、敢啃硬骨头,走出“中等收入陷阱”》, 发表于《南方周末》,2020年
[3]《我为什么支持余永定教授增速保6的观点?》, 发表于《新京报》,2019年
[4] 《应继续维持 中国经济必要的增长速度》,发表于《中国经济时报》,2018年
[5]《不要误解新结构经济学的“有为政府”》, 发表于《第一财经》,2016年
[6]《什么是新结构经济学中的“有为政府”?》,发表于《财新网》,2016年
[7]《产业政策大讨论:企业家、法治与产业政策》,发表于FT中文网,2016年
[8]《新结构经济学中“有为政府”的改革含义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6年
[9]《在复旦经院读本科那些年遇到的“学术型”校友们》,发表于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,2016年5月
[10]《中国经济增长率到底有多少》,发表于FT中文网,2016年4月
[11]《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》,发表于《财新智库》,2015年
[12]《有为政府与中国宏观政策》,发表于FT中文网,2015年
[13]《国企效益如何与中国经济活力划等号》,发表于《文汇报》,2015年11月
[14]《终结上游国有企业的价格垄断--以产业垂直结构为分析视角》,发表于《东方早报》,2015年(被收入 上海交通大学《安泰问政 中国经济年刊》)
[15]《论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沉浮逻辑和结构位置》,发表于凤凰网,2015年9月 (入选财新传媒《中国2016》)
[16]《中国国有企业改革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 2013年
[17]《我们仍需研究产业政策吗?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3年
[18]《以“常无”的心态研究新结构经济学》,发表于《中华读书报》, 2012年
[19]《中国国家资本主义与国有企业的命运》, 发表于《财经》, 2012年
[20]《庆祝香港科技大学成立二十周年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1年
[21]《贝克尔教授,祝您八十大寿生日快乐!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1年
[22]《漫谈“产业政策”》,发表于《瞭望东方(周刊)》,2010年
[23]《体验“产业政策”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10年
[24]《崇明岛产业发展之忧乐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09年
[25]《我被“芝加哥化了”》, 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09年(后收入《经济学之路》,海闻、巫和懋主编,浙江大学出版社,2011年)
[26]《从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学到了什么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 2009年
[27]《为何上海的家长如此关心子女的教育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08年
[28]《抗震救灾与经济学帝国主义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家茶座》,2008年
[29]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合理的财政开支吗》,发表于《东方早报》,2008年
[30]《中国的收入税亟需调整》,发表于《东方早报》,2008年
[31]《为何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是印度的12倍》,发表于《东方早报》,2008年
[32]《读世界银行〈增长与发展报告〉》,发表于《东方早报》,2008年
[33]《纪念密尔顿·佛里德曼》,发表于《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》, 2006年
[34]《与林毅夫先生商榷:技术变迁与人口增长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消息报》,2002年
[35]《文化市场:利己乎?利他乎?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消息报》第412期,2000年
[36]《诺贝尔奖与学生的困惑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消息报》第321期,1998年
[37]《学生应先三缄其口》,发表于《经济学消息报》第339期,1999年